
春分時節,萬物競發。3月20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節目中心、上海總站和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共同主辦的《鄉村振興年度盛會》在上海舉行,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為主題,凝聚社會各界力量,共謀鄉村振興之路。《CMG鄉村振興觀察報告(2023-2024)》同日發布。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副臺長邢博,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嘉鳴在活動上致辭,并與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書記處書記宋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教授沈建忠,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王漢中,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柏連陽等共同啟動“鄉村振興首發活動”。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副臺長邢博
邢博表示,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加快推進鄉村振興”。作為黨的意識形態重鎮和國家廣播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深刻領會扎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致農業農村頻道正式開播賀信精神和勉勵總臺“三農”宣傳青年工作者重要指示精神,持續打造一系列沉甸甸、水靈靈的節目和活動,用鏡頭和筆墨精彩呈現新時代的鄉村巨變,以涉農宣傳“國家隊”的引領力、傳播力、影響力,營造全社會關注農業、關心農村、關愛農民的濃厚氛圍。此次《鄉村振興年度盛會》是總臺與上海進一步深化合作,以實際行動服務“三農”的一次“雙向奔赴”。期待與各界朋友攜手奮進、開拓創新,助力農業增效益,助力農村增活力,助力農民增收入,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農業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嘉鳴
趙嘉鳴說,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近年來,上海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依托國家戰略集聚的改革優勢,背靠超大城市的市場優勢,發揮科技、人才、資金集聚的要素優勢,不斷加快鄉村振興的步伐,彰顯鄉村經濟價值、生態價值、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走出一條超大城市城鄉融合發展的新路。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鄉村振興年度盛會》在上海舉辦,我們深感榮幸,備受鼓舞。上海將堅持用改革創新的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深入推動鄉村與城市的規劃融合、要素融合和機制融合,加快發展農業新型生產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促進鄉村文化繁榮,用心用情繪就超大城市農業農村現代化更加美麗的新畫卷。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節目中心、總臺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共同撰寫的《CMG鄉村振興觀察報告(2023-2024)》,遴選了2023-2024年度鄉村振興十大關鍵詞,對160個鄉村振興典型案例進行分類呈現。報告從政策解讀、宏觀數據、實地調研、典型案例等多維度,全景式展現了我國鄉村振興的階段性成就,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工作提供了扎實豐富、可供參考的有效樣板。
△沈建忠院士分享如何運用科技手段全鏈條保障一杯牛奶從牧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
△柏連陽院士與全國種糧人代表共同講述“科技增糧”的故事
活動現場,相關部委代表,涉農高校、科研機構專家學者,地方政府代表和部分在鄉村振興工作中作出貢獻的企業負責人,分享了鄉村振興新實踐、新經驗。
同日啟動的“鄉村振興首發活動”集中發布與農業發展相關的新業態、新模式、新服務、新技術等,旨在通過匯聚資源,搭建平臺,孵化出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為新時代鄉村振興注入持續動能。
△王漢中院士發布油菜“三全高效”技術模式
活動現場首發了一批鄉村振興領域的創新實踐和科技成果,包括打造致富新業態的油菜“三全高效”技術模式,開啟低空經濟-農業巡檢科技革命的空天地一體化融合感知平臺,推進國際種業科技創新平臺和產業孵化平臺建設的“張江種谷”工作平臺以及打造長三角農業科技協同發展樞紐節點的上海農業科創谷項目等。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北京、河北、黑龍江、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云南、青海、新疆等地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活動。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甘肅農業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相關負責人,國鐵集團、中石油、中石化、國機集團、鞍鋼集團、寶武集團、中儲糧、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京東、微博、騰訊、立邦、先正達、牧原實業、農芯科技、新希望、大北農等合作方及企業代表參加。
《鄉村振興年度盛會》精編版節目將于3月31日20:20檔在農業農村頻道(CCTV-17)、央視頻等平臺播出。
(攝影:朱巖)